①墻磚應從下向上鋪貼,一面墻不能
一次貼到頂;②粘貼前要檢查墻面是否有裂縫,打底抹灰前應對表面認真處理,根
據墻壁材料的不同,適當調整砂漿或膠粘劑的配比,使墻磚和墻面相互粘結牢固;
③涂抹粘結材料時要中間稍高、四周稍低,這樣便于粘貼后無空氣積存于粘結層中
;④墻磚須在清水中浸泡最少30分鐘后陰干才能粘貼;⑤粘結灰漿(或膠粘劑)稠度
應適當,過稀或過于均影響其粘結強度,粘貼后應等待膠粘劑干燥后,再將嵌縫填
實。
具體方法:釉面磚在使用過程中,往往會出現后期龜裂現象,即釉面會出現微小裂紋,容易藏污,難于清潔,縮短了釉面磚的使用壽命。
影響釉面磚后期龜裂的因素很多,主要是坯釉料的特性及匹配,燒成制度等。當然釉面磚的鋪貼施工方法也特別重要,正確的選用、鋪貼、使用釉面磚可延長其使命壽命,增強其裝飾性。這里主要從施工方法上討論釉面磚后期龜裂的控制手段。
內墻釉面磚分為水晶釉面、無光釉面和金屬光澤釉面等,表面晶瑩細膩,色彩豐富,花紋千姿百態,是內墻裝飾的主要材料之一,針對不同品種的釉面磚和不同的墻體材料,應采用不盡相同的鋪貼方法,才能使釉面磚牢固、耐久地與基層聯接在一起。下面就某公司生產的規格為200×300(mm)水晶釉面內墻磚在不同的墻體材料上鋪貼試驗,觀察其后期龜裂的時間。
1. 試驗方法
1. 1分室內和室外兩種情況鋪貼。
1. 2同種產品采用5種不同吵漿比例(水泥:砂為1:0 1:1 1:2 2:1 3:1)進行鋪貼,每種比例鋪貼1平方米。
1. 3同種產品同砂漿比例在不同墻體材料(磚墻、砼墻、加氣砼墻)上鋪貼。
2. 試驗結果
2. 1貼后一個月觀察發現;室外磚墻上鋪貼的磚,鋪貼層砂漿為3:1有4片,2:1有2片,1:0有1片磚出現裂紋。室內鋪貼的磚未出現裂紋。
2.2鋪貼后兩個月觀察發現;室外磚墻上鋪貼層砂漿為3:1有5片,2:1有3片,1:0有3片磚出現裂紋。室內磚墻上1:1有1片出現裂紋。
2.3鋪貼后兩個月室內砼墻上無基礎層面直接鋪貼的砂漿比例為1:1有1片磚出現裂紋。
3. 結果分析
3.1從試驗結果可以看出:鋪貼層水泥砂漿中隨著水泥用量的增大,出現產品開裂的時間越短,開裂數量越多,就其原因主要是砂漿中水泥含量太高,凝固和干燥過程中收縮越大,作用于內墻磚的應力也就越大,而造成產品開裂。
3.2在不同基體材料上鋪貼釉面內墻磚時,無基礎層,出現產品開裂的時間就短,因此有無基礎層對產品的后期龜裂至關重要,就其原因主要是沒有基礎層的水泥砂漿,鋪貼層的水泥發生水凝反應時產生的應力全部釋放到內墻磚坯體上,從而將坯體拉裂。
3.3同磚同比例砂漿鋪貼的內墻磚,在室外的產品出現開裂的時間最早,數量最多,就其原因主要是產品吸水率大,濕膨脹大,環境的變化對磚影響較大。
通過以上試驗結果及分析,本人將釉面內墻磚的鋪貼施工方法作一總結,供大家參考:
4 施工方法
4.1 施工準備
材料:水泥選用425#普通或礦渣水泥;勾縫用325#以上的白水泥,砂漿骨料為中粗砂,含泥量不大于3%;摻合料為107膠;內墻釉面磚。
工具:抹灰用鐵板、灰桶、電動切割機、木錘、2cm鋼卷尺、靠尺等。
4. 2 基礎處理
磚墻:將基體用水濕透后,用1:3水泥砂漿(水泥:砂)打底,用木抹子搓平,隔天澆水養護。
砼墻(混凝土墻):將1:1水泥砂漿(內摻20%107膠,按每公斤水泥可毛化處理3m2墻面)噴或甩到砼墻基體上,作"毛化處理",待凝固后用1:3水泥砂漿打底,用木抹子搓平,隔天澆水養護。
加氣砼墻:用水濕潤砼表面,刷一道聚合物水泥砂漿(水泥5%107膠,按每公斤水泥可粉刷5m2加氣砼墻面),然后用1:3:9(107膠:水泥:砂)混合砂漿分層找平,隔天再刷聚合物水泥砂漿,并抹1:3水泥砂漿打底,用木抹子搓平,隔天澆水養護。
5. 3內墻釉面磚的鋪貼
選磚:鋪貼前要對內墻磚按圖案、色彩進行分選,并對磚的大小、厚薄分選歸類。
預排:先在找平層上彈出水平和垂直線,從主立面向小面,從天棚陰角向下排線;使拼縫均勻,在同上墻面的橫豎排列不宜有一行以上的非整磚,非整磚行排列在次要部位或陰角處。
鋪貼:找平層養護期滿,具有一定強度后,將釉面內墻磚的背面清理干凈,浸入清水中兩小時以上,待表面晾干后備用,鋪貼時將1:(2~2.5)的水泥砂漿(內摻3%107膠)均勻涂抹在磚的背面,厚度5~6mm,然后用手輕輕柔壓至排出氣泡,再用木錘微微敲擊,使之密實,并用靠尺檢查平整,縫格平直,陰陽角方正。
勾縫:在磚鋪貼1~2小時后,用竹片將縫勾1~2mm 深,及時清理磚表面的砂漿,待驗收合格后,用毛刷 將糊狀白水泥漿抹在縫格內,用竹片壓縫